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9-27
2018-09-27 第02版:要 闻 大 |  中 |  小 

“途中情”在途中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 马国福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09
  “李某强!”
  “到!”
  “王某军!”
  “到!”
    ……
    早晨6时50分,济源市司法局玉泉司法所门口,一群排列整齐、头戴“途中情”红色太阳帽、身穿“文明劝导”红上衣、手持“文明劝导”小红旗的人引起了路人的驻足观望,那一声声有力的“到”格外洪亮。
    这是玉泉司法所组织辖区内的21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社区服务前的动员点验。
  “我宣布‘途中情’文明劝导活动现在开始!大家要严格遵守纪律,注意安全……”随着玉泉司法所所长阳会兵的一声令下,21名参加活动的人员分为5组奔向不同的十字路口,投入对车辆、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文明劝导服务活动之中。晨风微寒,但我很快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感染。
    采访中我了解到,为认真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从源头上解决社区矫正的安全稳定问题,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正水平,坚持监管教育并重,今年6月初,作为全省社区矫正“正心行动”的组成部分,济源市司法局启动了“途中情”文明劝导服务活动,组织社区服刑人员作为交通文明劝导员参与到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途中情’的含义,一是体现政府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途中的关怀之情;二是体现政府对市民出行途中的关怀之情。”济源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赵守辰一边指挥,一边接受我的采访。
    据介绍,该活动志愿者服务队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市区5个街道办事处150余名在矫社区服刑人员组成。5个司法所所长任辖区活动组组长,负责文明劝导督导。每周一至周五,每天7时10分至8时,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服务活动,主要负责引导市民依法骑行、文明停车。
    我随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樊斌、常垠坤等人连续查看了济源大道与安平路交叉口、济水大街和愚公路交叉口等路口,只见社区服刑人员积极摆放车辆,倡导文明停车;关爱老人、儿童,倡导尊老爱幼;引导路人骑行,倡导遵守交规,做得有声有色。从7时10分到8时,在交通高峰期近1个小时内,仅沁园司法所社区服刑人员就摆放乱停乱放车辆20余辆,护送11名老人、儿童安全过马路,阻止7人不按规则骑行。
  8时10分,活动结束。大家围在一起,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分享服务社会所带来的快乐。
  据济源市司法局局长李沿海介绍,济源市司法局计划用两年时间,将“途中情”文明劝导服务活动打造成济源乃至河南的社区服务品牌,通过社区服刑人员的广泛参与,纠正市民在交通出行中的不文明行为,培养人人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提升社区服刑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水平,为早日融入社会打下思想基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