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7-18
2018-07-18 第11版:法在身边 大 |  中 |  小 
男子转账给女友“520”“1314”等数额不等的钱款,分手后能要回吗?

你的浪漫需要自己买单

作者:记者王海锋通讯员张长海谢蕊娜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29
身边的事儿
    淅川县90后青年万某在谈恋爱期间,通过微信红包、转账等方式先后向其女友转出“520”“1314”等数额不等的钱款。分手后,这些钱款属于赠与还是借款呢?能否要回来呢?近日,淅川县法院作出了判决。
    据原告万某诉称,2017年2月,其经人介绍与被告田某相识。其间,万某多次通过微信红包、微信转账和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先后转给被告田某数额不等的钱款。至2017年7月,两人分手,被告田某将万某的微信拉入黑名单。万某要求田某返还所给的钱款遭到拒绝,遂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起诉至淅川县法院,要求田某返还其微信借款32811元,支付宝转账5796元,现金1300元,共计39907元。
    法庭上,被告田某辩称,原告万某支付的钱款系谈恋爱期间的单方面自愿赠与,自己并没有向原告提出过借钱请求,并且其中的“520”“1314”等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数额,另有1300元现金系万某让其去郑州看望他的路费。
结果
    近日,淅川县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万某的诉讼请求。
法理解析
    法院经审理认为,从原告万某提供的转账凭证来看,转账跨度时间长达半年,共有几十次,金额有大有小,有1000元的,也有十几元的,转账方式也比较随意,有发红包的,有转账的,且微信中许多转账数额为特殊含义的数额,如“520”“1314”。这些转账既没有注明款项支付用途为借贷,也没有要求被告还过款,更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有关借贷合意,故此案不符合民间借贷的习惯。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恋爱中的男方为表达对女友的爱,主动为女友购买财物或给予女友金钱供其生活、消费等的情况不在少数,这种没有形成债权债务合意的支付或给予行为,在法律上应视为赠与。为此,对原告万某的诉求,法庭不予支持,遂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记者王海锋通讯员张长海谢蕊娜)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