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7-18 第09版:检察天地
| 大 | | 中 | | 小 |
|
|
附条件不起诉助涉罪未成年人圆大学梦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666 |
|
|
|
本报讯“检察官你们好,我儿子考的成绩不错,上大学绝对没有问题!谢谢你们!”方兴(化名)的家长给义马市检察院检察官郭新标打来了电话,言语间充满喜悦,未检办也传来了阵阵笑声。 今年4月上旬,方兴与其同学李明(化名)一言不合,便伙同另外两名高中生将其群殴并致轻伤,被警方立案。案件移送至义马市检察院起诉,办案检察官郭新标发现,三人均是高三学生,此时批捕起诉,不仅他们不能参加高考,而且社会上从此将有三个“别样的”青年。 检察官们决定去见见当事人。经过走访学校和家庭后,郭新标了解到,平时三人的成绩较好,都是初犯。于是,检察官与李明(化名)及其家长联系,希望能给这三个孩子一个机会。 一个多月间,检察官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被害人家长仍情绪激动,赔偿事宜谈不拢。眼看离高考不到两个月了,检察官将此案提交检委会。经再三分析,检委会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但被害人家长却不接受。于是,检察官把双方请到了该院的未成年人谈心室。 桌子上小花淡淡的香味儿,让人宁静平和。检察官有意让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中喝茶聊天,希望缓和气氛。渐渐地,双方有了只言片语的接触。就在这拉家常的氛围中,检察官谈起了案情,对罪名定性、案件社会危害性等作了通透的分析,也说了给犯错的孩子一次机会是多大的善意。终于,李明的家长开口了:“和解吧和解吧,别追究了,谁家娃不是娃!赶紧和明明一起备战高考吧!” 在心理辅导会上,三个如释重负的孩子再三悔罪,并向李明道歉。他们向家长和检察官明确地报出目标学校,以真诚的诺言回应长辈们的关心爱护。这时,三个学生的家长哭了,连李明家长的眼睛也湿润了。 (杜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