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7-13 第05版:法治综合
| 大 | | 中 | | 小 |
|
|
骨肉离散二十余载民警力助终团圆 |
|
|
作者:记者郭富昌特约记者陈喜民通讯员郑玉安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93 |
|
|
|
本报洛阳讯(记者郭富昌特约记者陈喜民通讯员郑玉安)近日,栾川县公安局潭头派出所民警力助骨肉分离22载的李某营与亲人团聚,演绎了现实版的《等着我》。 7月3日下午,栾川县公安局潭头派出所民警冒雨深入潭头、秋扒两个山区乡镇30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入户走访,终使骨肉离散22载的李某营与亲人团圆。 家住栾川县秋扒乡嶂峭村的李某营,十几岁时患有精神病,于1996年走失,家人多年来一直寻找未果。 2017年秋,李某营80多岁的母亲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潭头派出所求助,希望民警帮助找回失散20多年的小女儿李某营。了解情况后,该所立即召集全体民警进行安排,要求全力以赴予以帮助,同时,还向县公安局作了专题汇报,县公安局也立即作了相应部署。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栾川警方通过公安 系统,利用各种机会查询李 某营的消息,但都未找到。 2018年7月3日下午,潭头派出所民警在潭头镇伊河大道巡逻过程中,发现一辆车牌号为甘ML16××的面包车上粘贴着“河南寻亲”字样的条幅,连忙上前询问,并将随车人员请到派出所,希望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经攀谈得知,今年41岁的孔某是一名残疾人,家住山东省单县终兴镇,2005年5月25日21时,在邻村公路边发现一名神志不清的女人,就用三轮车将其带回家中悉心照料,并安排住到医院治疗。后两人结为夫妇,并生下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小学读书。该女子病情有所好转后,自称李某菊,家在河南省洛阳市潭头镇、秋扒乡等地,并经常念叨要回河南老家。为使其早日与亲人团聚,孔某让其舅舅帮忙,驱车奔赴河南寻亲,7月3日4时出发,下午到达栾川县潭头镇。 该所所长程海发获悉后要求民警全力帮助寻亲。副所长王玉蛟和民警王振奋根据该女子李某菊提供的地名,冒雨带领巡防队员分组深入潭头镇进行排查。经过3个 小时的工作,排除了潭头镇人的可能。 李某菊是不是当年走失的李某营?民警王振奋一刻也不敢停歇,决定到邻近的深山区秋扒乡继续“寻亲”。 当日下午,民警通过秋扒派出所和当地村委干部,决定把这一家人带到李某营母亲家里进行辨认,看是不是离散了22年的李某营。 当日18时30分许,排查寻亲未果的民警将孔某、李某菊一行带到李某营母亲家“认亲”。 李某营母亲看着陌生的李某菊,摇了摇头。当年走失的小姑娘李某营与面前的女子判若两人,老人的眼神由惊喜变为黯然。可当老人无意中拉起李某菊的左手时,眼光立马亮了,慌忙叫来儿子辨认。老人紧紧抓住李某菊的左手腕,看到有烧伤的疤痕和左胳膊上的六点刺青,激动不已。老人和李某菊抱成一团泣不成声,忧伤悲痛与欣喜幸福同在,老人断然没想到在其有生之年还能与骨肉分离20余载的小女儿团圆!哥哥、姐姐及孔某等亲人都喜极而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