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6-21
2018-06-21 第07版:法治故事 大 |  中 |  小 

丈量

作者:□正阳县法院徐佳/口述 树恒/整理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85
  王某与王某某是堂兄弟,两家相邻而居,王某住在左边,王某某住在右边。王某某屋前一直留有一条宽约4.5米的通道,也是两家出入的唯一通道。2017年10月,王某某对老屋进行重建,并于11月份建造围墙,仅留下1.3米宽的通道,严重影响了王某一家人的通行,用王某的话说,“一丈宽,能过棺。以后自己老死了,连棺材都抬不进来”。王某某认为通道本身就在自己家门前,留出1.3米宽已经很仁义了。多次协商未果,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王某某排除妨碍,恢复其通行权。
  庭审中,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遍又一遍地向双方当事人解释相关法理,分析利害关系,甚至为他们制订了几套调解方案,可他们都听不进去,不是认为这个方案有意偏袒对方,就是觉得那个方案不够合理。眼看两家人就要从亲戚变成仇家,我心中一种想帮忙却无能为力的焦灼感翻滚了起来。
  进退维谷间,我向我们庭长求助——这位长期扎根基层法庭、善于做群众工作、累计调解案件2000多件的调解能手兴许能帮助我。并且,在调解过程中,我也能趁机学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休庭后,我立即找到了夏庭长,向他介绍了基本案情和调解情况。尽管法庭工作很忙,他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并要求最好能亲自到当事人家里走一趟。
  一大早,我和夏庭长便赶到了王某和王某某家门口。和预想的一样,夏庭长讲了很多道理,两兄弟依然互不退让,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难道夏庭长也说服不了两兄弟?我心里直犯嘀咕。
  “这样吧,反正我和徐法官给你们讲了半天你们也听不进去,干脆我就当着你们的面一厘米一厘米地帮你们量,你们觉得到哪里合适,就吭一声。”看两兄弟都没意见,夏庭长就蹲下身去,开始用皮尺一板一眼地量了起来。
  “1.35米能接受吗?”
  “1.40米可以吧?”
  “1.45米呢?”
    ……
    没想到,才过了十几分钟,本来闹得挺凶的两兄弟被夏庭长的架势逗笑了:“夏庭长,你这种量法,量到明天也量不出个所以然来。邻居看到了也笑话,我们一人稍微让一点就算了。”
  “你们现在倒觉得我小家子气了?怎么你们自己身上的问题就看不出来呢?早这样我就不用操这份心了。你看把我这老腰给酸的……”夏庭长的一席话,又引得在场所有人哄堂大笑,两兄弟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案件就顺利化解了。王某和王某某最终同意以2.70米的通道宽度达成调解协议,并协力搬来石头埋在路旁以示标记。这时,看着手腕上手表的指针已指向下午一点,夏庭长让我整理好调解笔录后就返回县城。
  “夏庭长、徐法官,你们也别走了,忙活了半天,留下来吃饭吧。”沉默了半晌的王某这个时候开了腔。
  “王某,你既然有心留我们吃饭,说明你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饭不能吃,谢谢了。”
    随后,警车消失在乡村公路上。
    回程的路上,夏庭长对我说:“小徐,在基层工作,你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是人民群众的法官,而不仅仅是拥有审判权的法官。只有真正跟群众走到一起,想到一块,群众才能信任我们,接受我们,法律才能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是啊,我们常常说司法为民,有的时候司法为民就体现在平常点滴的工作中。只要你把老百姓的诉求摆在首位,真心实意地为民办事,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同。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