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6-15 第13版:法治故事
| 大 | | 中 | | 小 |
|
|
消失的消失的“阿玛尼阿玛尼” |
|
|
作者:□记者李向华通讯员李超刘璜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900 |
|
|
|
郑州高新区的一家洗衣店遇到了蹊跷事,送去厂里干洗的一件衣服竟然不翼而飞。原来也有过厂里将衣服送错店铺的情况,但很快就能找回。可这回,衣服彻底消失了,而丢失的这件偏偏是价值不菲的“阿玛尼”…… “阿玛尼”不翼而飞 2014年11月15日下午,一个衣着不起眼的男人送来一件灰白色的“阿玛尼”羽绒服来干洗,当时接待这位顾客的店员陈尧按规定登记了这件XXL号的羽绒服,开具了洗衣条,并告知顾客4到5天后就可以来取。 11月19日,那位顾客来店内取羽绒服,陈尧发现送到该洗涤有限公司高新区洗衣工厂的羽绒服没有按时送回,便告知顾客几日后再来取。25日,一名女子拿着洗衣条来到干洗店取那件“阿玛尼”羽绒服,声称是将羽绒服送来干洗的男子的妻子,名叫李晓晓。可陈尧查找后发现羽绒服还是没有送来,便打电话到工厂查询,然而查询的结果是衣服的送洗信息在烘干后彻底消失了。 见羽绒服丢失,李晓晓便在洗衣店内吵闹起来,她声称羽绒服是她今年9月份在阿玛尼专卖店买的新款羽绒服,价值1.3万元。为了不干扰店内的正常营业,陈尧提出和她协商解决羽绒服丢失的事情。见陈尧愿意赔偿,李晓晓便停止吵闹,但提出要立即按照羽绒服的售价1.3万元赔偿,并出示了自称在阿玛尼店内拍摄的羽绒服商标照片。顾客提出立即赔偿让陈尧犯了难,公司赔偿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陈尧经反复劝说并保证等公司调查后发现是自身问题一定会赔偿后,终于将李晓晓劝离。 蹊跷的价格 28日上午,陈尧去洗衣店开门时发现店铺的大门被李晓晓上了锁,并且和她一起来的还有电视台一调解栏目的记者。在记者的调解下,陈尧提出要看一看羽绒服的发票才能确定赔偿金额,但李晓晓却说发票已经丢失。经过记者的反复劝说后,李晓晓终于表示愿意和陈尧一同前往阿玛尼专卖店确定购买的羽绒服价格。 到了阿玛尼专卖店,营业员在查询销售记录后告知陈尧该款羽绒服并没有XXL号,而且这款羽绒服从10月上柜后直到当日还未售出过,并且售价是7000元而非李晓晓出示的照片中标的1.3万元。营业员的这番话,让陈尧觉得事更蹊跷了,但无奈李晓晓三番五次地到洗衣店吵闹,干扰正常营业。为了尽快平息事端,不影响洗衣店的正常营业,陈尧还是赔偿了李晓晓7000元。但在事情处理完后,陈尧每每想起阿玛尼专柜营业员说过的话,还是觉得这事不大对劲,怀疑出现“内鬼”遭遇诈骗。想到工厂不久前才安装了一批监控,陈尧决定到工厂调取那几天的监控视频一探究竟。 消失的真相 高光在该洗涤有限公司高新区洗衣工厂上班,平时是负责手洗衣服的工作,虽然辛苦了些但工资待遇还不错,可高光总想着找个赚大钱的门路。他发现厂里有时会发生衣服丢失的情况,衣服丢失后工厂就会根据顾客衣服的价格进行赔偿,这让高光看到了一条赚钱的捷径。 2014年11月中旬,高光约情人陈会娟见面,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他告诉陈会娟自己以前经营的干洗店里顾客留下的一件价值1.3万元的“阿玛尼”羽绒服,让她的弟弟陈会可将羽绒服送去高新区的干洗店进行干洗,然后羽绒服运到工厂后利用他和陈会娟都在洗衣工厂工作的便利把羽绒服偷出来,之后让陈会可去公司要求赔偿。听完高光的想法,陈会娟也觉得这个方法可以赚钱,便欣然同意了。 陈会娟立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陈会可,陈会可起初有点排斥,认为这是诈骗,可经不住姐姐的多番劝说,抱着侥幸心理答应了陈会娟。 11月的一天,陈会可将洗衣条的编码发给了陈会娟,陈会娟立即告知高光。接着两人通过电脑查找出这件衣服具体的洗衣流程。在经过机洗、烘干后,这件羽绒服终于和别的衣服堆在一起送到了陈会娟所在的整烫部。在衣服送来半小时后,陈会娟趁没人时,打电话告诉高光衣服编码和具体位置。没过多久,高光就来到整烫部,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件衣服“扣留”了下来。到了下班时,高光就把藏起来的羽绒服放到垃圾袋里直接带出了工厂。之后,陈会娟便告诉弟弟让他和他妻子李晓晓去干洗店取衣服要求赔偿。 后悔莫及 然而高光和陈会娟在工厂内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记录了下来,正如陈尧所预料的,洗衣厂出现了“内鬼”,才有了这次的赔偿闹剧。但高光却没有想到,李晓晓在拿到赔偿金后告诉他只得到赔偿款5000元,并且他们家陈会可和陈会娟出力最多要多分些钱,高光见主动权不在自己这里,只得点头同意,他费尽心机想出来的赚钱门路,最后只分得1500元。 案发后,高光、陈会娟、陈会可后悔莫及,本以为是赚钱的捷径,没想到不仅没赚到多少钱,还把工作给丢了。在认识到自己错误后,高光等三人积极退还了陈尧的损失,且三人都属于初犯,涉及金额刚达到立案追诉标准,犯罪情节较轻。近日,郑州高新区检察院作出对陈会娟、陈会可、高光三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