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6-05
2015-06-05 第10版:侦破纪实 大 |  中 |  小 
www.santc.com www.xsguan.com www.ma-mo-ru.com http://www.santc.com/193.htm www.xsguan.com www.duxiaba.com www.xianwenge.com www.oo0q.com

猎“狐”记

——焦作市公安局中站分局“4·13”特大流窜诈骗案侦破纪实

作者:□记者刘华通讯员何登恩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3397
    5月17日,在焦温高速的出口处,焦作市公安局中站分局的领导和刚刚抓获“4·13”特大流窜诈骗团伙的侦查人员紧紧握手、拥抱,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使得30多天的疲惫一扫而光。至此,一个流窜豫、陕两省九市,以代还信用卡为诱饵、疯狂作案10余起的特大诈骗团伙被成功摧毁,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案发 仅仅一分钟两万元钱不翼而飞
    4月13日16时许,王某慌慌张张地到焦作市公安局中站分局报案称:自己被人以代还信用卡为由诈骗了两万元。原来,王某在进行正常商业经营的同时,还从事着代还信用卡的“营生”。平时他喜欢在网络社交工具上发布代还信用卡信息,招揽“生意”。
    4月8日那天,王某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称自己有张信用卡账期已经超期一天了,急需王某代还一下。看着这么快就来了“生意”,王某很高兴,两人商量在第二天见面。4月9日,“客户”又给王某打电话,说自己在中站区上班,现在走不开,他会让自己的“表弟”把信用卡交给王某。当天,“客户”的“表弟”约王某见了面,记下“客户”的信息后,王某就往其留下的卡上打进了两万元钱。然而,仅仅一分钟后,王某想把卡上的钱刷走时,发现密码失效。
    王某立即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他清楚自己的这种“营生”是违规行为,希望自己能找到这个“客户”,追回损失。经过几天折腾,依然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好向警方报案。
并案 作案疯狂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
    考虑到这是一起以代还信用卡为诱饵的新型智能诈骗犯罪,焦作市公安局中站分局迅速向市局作了汇报。很快,市局通报,在焦南分局辖区也发生了一起同样的代还信用卡诈骗案件,指示这两起案件交由中站分局侦破。
    中站分局高度重视,局长王平友坐镇指挥,要求参战民警树立信心,用最大决心对案件实施强力攻坚,必要时可以邀请市局专业部门提供帮助。4月14日晚上,副局长牛海翔亲自部署,挑选精干警力成立了“4·13”诈骗团伙侦破专案组。
    4月15日,市局再次传来通报,全省在3、4月份共发生11起同类案件。这些案件具有明显共性:犯罪嫌疑人都是通过“陌陌”物色代还信用卡者作为作案对象,使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同一银行的信用卡,作案的过程和手段与报案人王某陈述的基本一致,初步认定是同一伙犯罪嫌疑人所为。
    尽管下了破案决心,但现实却让侦查人员一筹莫展。除了报案人口头描述外,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一无所知。茫茫人海,该从哪里下手寻找犯罪嫌疑人呢?
    为尽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根据受害人提供仅有的破案线索,兵分3路,迅速调取现场周边视频监控录像,通过视频跟踪、侦查,发现该案系一个外地流窜作案团伙所为,初步认定为3名犯罪嫌疑人。
    根据犯罪嫌疑人流动作案的特点,侦查人员通过侦查手段,决定先重点摸排4月13日突然离开焦作的外地人。这个准确的判断很快就收获了有价值的线索,发现了刘某、张某等三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是这三人离开焦作以后去了哪里呢?干警们毫无头绪,案件陷入僵局。
    那几天民警们憋足的劲却没地方使,心情都不好受,案件侦办大队大队长原红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又把案发后的情况细细地捋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4·13”诈骗团伙专案组成立后,警方的侦破都是在极其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又都是外地人,所以不可能觉察到警方的行动。根据对这类犯罪行为的经验,这伙人还会继续作案。他鼓励大家不要灰心,要密切注意焦作周边的线索收集。同时,进一步核准刘某、张某等人基本
          情况,上网追逃。
张网 抽丝剥茧让幕后主谋现形
    4月20日,信息组得到重要情报,犯罪嫌疑人刘某、张某在西安出现。侦查人员十分兴奋,立刻驱车赶赴西安。
    谁知道刚进西安,就出现了意外情况:刘某、张某刚刚退房不知去向。侦查人员感觉自己遇到了对手,这也更说明这个犯罪团伙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具备一定反侦查手段。但是侦查人员特有的直觉告诉他们,狐狸既然露出了尾巴,就不会轻易再藏起来,他们距离犯罪嫌疑人已经越来越近了。
    4月24日24时,喜讯传来,刘某、张某在距离西安20多公里的咸阳市被当地警方查获。原红星带领民警直奔咸阳。
    在连夜的突审中,刘某、张某交代,他们这伙人是在2014年底纠集在一起的,幕后老板叫“宾哥”,他们每次作案都要听从“宾哥”的安排,用于诈骗的信用卡也都是这个“宾哥”提供的。他们还交代,和他们在焦作共同实施诈骗的3个人中另一个人叫“阿龙”。
    抓获了刘某、张某,顺藤摸瓜,这两人背后的“宾哥”和“阿龙”归案应是指日可待。但在突审中,一个让侦查人员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尽管这伙人已经相处了半年,但刘某和张某居然不知道“宾哥”和“阿龙”的真实名字。头目“宾哥”规定平时大家都以绰号相称,相互之间一旦长时间联系不上,就要迅速逃离作案地点,隐匿藏身,处理掉使用的电话号码。
    夜色下的古城咸阳,宁静、安详,富有魅力。但是,来自中站的侦查人员却无暇欣赏这迷人的美景,他们彻夜不眠地围绕刘某、张某深挖线索。
    在刘某的手机里,侦查人员发现一张他单身照,拍摄地点像是在一家宾馆的门口。引起侦查人员注意的是,刘某在拍摄的时候,后面还站着一个侧身的男人。由于画面拍得比较模糊,看不清该男子的具体相貌。但是,从他的动作上分析,他应该和刘某熟识。
    侦查人员再次对刘某进行讯问。不出所料,经过回忆辨认,刘某交代这个人正是“宾哥”。
    第二天,侦查人员立即赶赴照片上的宾馆。通过调看宾馆的监控视频,发现了一辆新乡牌照豫G-8Q×××的轿车,和刘某交代的情况非常吻合,可以确定就是嫌疑人“宾哥”作案时使用的车辆。可是经过对比车主信息,了解到该车是登记在卫辉市一个程姓女人名下,看不出和“宾哥”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刘某交代不老实有意误导,还是他记忆出现错误?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目前有关“宾哥”最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刘某和张某都交代,“宾哥”是新乡地区的口音,和车主是卫辉人存在信息重合,不能轻易放弃。专案组决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遗余力地寻找豫G-8Q×××轿车的踪迹,以车找人,让“宾哥”等犯罪嫌疑人早日归案。
收网 以车找人案件侦破干净漂亮
    为此,专案组又调派以案件侦办大队三中队队长范志强为组长的工作组赶赴新乡,全力以赴,蹲点排查。
    偌大的新乡,5个侦查人员要想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寻找一辆刻意隐藏行踪的轿车,谈何容易。一晃5天过去了,五一假期临近,范志强带领侦查人员在新乡警方的配合下,察看监控、走访宾馆、车场守候、街道蹲点,用尽排查手段,决心一定要在嫌疑车辆上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五一假期,中站“4·13”流窜诈骗案新乡工作组的侦查人员在紧张的排查中度过,他们没有因为城市里轻松欢快的过节气氛而干扰查案注意力。而中站分局领导也时刻牵挂着新乡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汇总分析侦查人员反馈信息,适时调整人员部署和侦查方向,并安排全力做好侦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时间一天天过去,排查的范围越来越小,尽管还没有获取实质性的线索,但是侦查人员丝毫没有松懈。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越抓紧,排查区域越大,就会离目标更近。
    5月14日上午,新乡工作组在滚滚车流中发现了豫G-8Q×××轿车行踪,它已经从新乡进入了郑州!至此,“4·13”案件峰回路转,终于有了重大转折。中午已过,侦查人员没有发现豫G-8Q×××轿车有返回新乡的迹象。根据前期对该团伙犯罪规律的掌握,侦查人员判断,该车很可能要在郑州过夜。他们迅速把这一消息向中站分局领导作了汇报,牛海翔和原红星等一班人经过对已掌握的信息快速梳理后,决定让新乡工作组的侦查人员移师郑州,并从中站分局再增派一组警力赶赴郑州支援,要求务必找到车,抓到人。
    两路人马在郑州会合后,通过技术手段,在郑州国基路某宾馆发现有3名男子和“宾哥”等人的信息相吻合。在秘密走访酒店服务人员后,侦查人员确定刚刚入住431房间的程某、王某、李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在做好外围布控后,侦查人员冲进431客房,3名男子被擒。
    经过身份核实,侦查人员最终确定,程某就是“宾哥”,该犯罪团伙的主谋;王某就是“阿龙”,负责传送作案工具;李某负责后台修改密码,提取信用卡现金。
    5月17日,该团伙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梁某落网。至此,“4·13”流窜诈骗案已经锁定的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无一漏网。
    经审讯,仅今年3月份以来,程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以代还信用卡为诱饵,先后流窜至陕西咸阳和河南焦作、新乡、郑州、三门峡等九市实施代还信用卡诈骗,先后作案11起,涉案金额20余万元。目前,案件还在深挖之中。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