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12-18 第19版:法治动态
| 大 | | 中 | | 小 |
|
|
甘于奉献 为群众排忧解难 |
|
|
作者:郑春燕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93 |
|
|
|
聋哑夫妻闹离婚 法官纸上巧调解本报讯 一对聋哑夫妻因闹离婚诉至武陟法院,该院法官“纸上”巧调解,双方和气结束了一场“无言”的婚姻。据悉,原告小雨(化名)与被告小海(化名)均是聋哑人,经媒人介绍相识后,很快就登记结婚了。由于小雨和小海均是聋哑人,订婚时全由双方父母及媒人包办,且婚后小海经常发脾气,只要脾气一来,就随意砸毁屋里的东西,小雨终日恐慌,难以安宁度日,最后决定诉至法院。该院受理此案后,由于无法用言语表达,使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后主审人了解得知,原、被告都认识字,主审人就利用传“纸条”的方式,让原、被告在纸上书写各自的意见,主审人先是尽力对双方进行调和,在确定没有修复的可能后,小雨与小海协商后自愿签订了离婚协议。(杨惠敏 王莉莉)观看廉政电影学习先进榜样本报讯 近日,以反映政法干警光辉形象的《火红的杜鹃花》在全国、全省首映式后,引起了较大反响。根据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检察院的要求,洛阳市瀍河区检察院组织部分干警参加了首映式。《火红的杜鹃花》运用电影这一艺术手法,生动诠释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干警们观看影片后纷纷表示:要把观看影片与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 动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强化法律监督、全面提升检察工作科学化水平。(郑春燕)甘于奉献 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报讯 武陟县法院中心社会法庭是该院化解诉前矛盾纠纷的重要阵地,现有社会法官32名,其中常驻法官3名。该中心社会法庭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社会法庭快捷便利的优势,依靠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传统习惯全方位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该法庭已经成功调解了312起矛盾纠纷,每一起调解过的纠纷均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在调解工作中,该社会法庭采取多元化调解方式,拓展“调解链条”,动员和聚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调解,借助德高望重人员的威望、民间风俗习惯和舆论的力量处理纠纷,经过社会法庭处理的纠纷,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结果认同度较高,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履行,无一当事人反悔,减轻了信访压力和法院案多人少的现状。(王莉莉)顺手“牵”羊成罪犯本报讯 四十多岁的农民赵某受不得朋友的怂恿,和朋友合伙去偷别人的羊,结果锒铛入狱后悔不迭。 2012年关临近的一个晚上,马村区某村的赵某驾驶农用车和朋友赵某某在山上拉石料返家途中,看到邻村村头的麦地里有个羊圈,有一堆羊,却无人看守,于是赵某某与赵某一拍 即合,将羊给他“牵”走,不仅发一笔小财,过年也有羊肉吃了。于是他们将车远远地离开麦地停放,有放羊经验的赵某在赵某某的掩护下,悄悄地把羊圈里所有的羊都赶到另外一块麦地里,一共拉走了37只羊。不久,赵某及同伙均被公安机关抓获。焦作市马村区法院审理认为,赵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结合本案情节,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陈玲玲 肖凌峰)把好“五关”做好人民陪审员本报讯 近年来,偃师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等有关规定,高度重视并全力推动人民陪审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1至11月全院总体陪审率达81%,超过中院绩效考核指标31个百分点,超过省院绩效考核指标41个百分点。人民陪审员参加的民事案件调解率达76%。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以来,没有发生一起人民陪审员被投诉的情况。 2012年该院人民陪审员工作专题报告获得该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 一是组织“得力”,措施到位,严把“进门关”。二是教育“着力”,培训到位,强化“业务关”。三是财政“出力”,保障到位,夯实“经费关”。四是管理“有力”,参审到位,筑牢“程序关”。五是机制“给力”,奖惩到位,深化“考评关”。(王双喜 王高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