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12-18 第06版:法治关注
| 大 | | 中 | | 小 |
|
|
幸福兰考花开中原 |
——河南经济版图上的兰考乐章 |
|
作者:□记者平修源实习记者高旭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345 |
|
|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十年前,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搏风沙,斗盐碱,战饥荒,栽泡桐,揭开了兰考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五十年后,在焦裕禄这面精神旗帜下,兰考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带领全县人民在由治穷迈向致富的小康之路上铿锵前行,弹奏着发展与民生和谐共振的华美乐章。 种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兰考位于郑州一小时经济圈内,如何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如何瞄准国际前沿,瞄准高新技术兴产业、上项目,是发展兰考县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为推介兰考,招商引资,兰考县各级领导亲自带队,选商引智,先后数次下福建、赴宁波、进北京,用诚意赢得信任、招揽项目,并多次修改兰考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让客商愿意来、留得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如当年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种下的梧桐树改善了生存环境一样,如今的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内各项优惠政策及热忱欢迎八方客商的火热气氛,也让广大投资商吃了“定心丸”,并决心将这里作为公司拓展市场的心腹之地。兰考县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一大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 景好、带动能力强和可以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积蓄强劲动力的大项目,在兰考大地生根发芽。 实干见真知产业趋规模 一个地方干部的精神状态,决定着这个地方的发展品质。兰考,始终秉持焦裕禄精神,艰苦奋斗,务实为民,扭住发展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变精神为物质,用实干求实效,取得了显著进步。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全县党员干部变项目发展的压力为主动服务的动力。对全县重点项目建立县四大班子领导服务项目长效机制,将重点项目分包到每一位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人员每周走访一次重点项目,职能部门每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全县每年进行分包项目考评、问责。 焦裕禄纪念铜像坐落在兰考县产业集聚区。这里,曾是当年兰考最大的风沙口之一,如今已经成为豫东大地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最耀眼的“聚宝盆”。 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兰考县开发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6.5平方公里。 多年来,集聚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全力打造基础设施平台,先后建设了七纵五横的道路网,实现了道路、电力、供水、雨污排水、通信、有线电视、宽带等设施“七通一平”;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 为了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产业集聚区成立了环保科、安全生产科、招商科等业务科室,为企业落户提供立项、备案、环评、安评等专业化、一站式服务;设立工商、国税、地税、电力等派出机构,方便企业注册、登记、纳税、用电等各项业务办理。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农林产品深加工两大省级产业集群。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24家,产品逐步由小型吊装机械向特种装备制造产品升级;农林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7家,产品正在由低档、粗加工向高档、精细化生产转变;医药化工企业发展到20家,即将投产的恒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二甲基乙醇胺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百昱光电项目已投入试生产,致力于生产新型电容式触摸屏。 花开耀兰考幸福百姓家 中原经济区建设引进项目,在产业集聚区开花结果,为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岗位,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等带来的良好效益,使得当地政府在保障民生,发展民生上打下了初步基础。这是产业集聚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同时心系民生,让百姓畅享发展果实的最好体现。 兰考,在焕然中活力四射,在发展中惠及民生。上世纪90年代,百姓纷纷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如今在兰考,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岗位,曾经的贫穷与落后随着兰考县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投产企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而这些产业让一大批原本外出务工的群众以及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挣钱。 “儿子结婚后出去打工,总担心家里孩子小,没人照顾,这下好了,在县里也能和南方一样打工,既照顾了家,又能挣钱,县里招来企业,俺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以后这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能让他们抓一抓啦!”63岁的产业集聚区韩村社区的曹秀珍老人高兴地说道。 在春达彩印有限公司做质检员的侯静高兴地说:“我家里弟弟妹妹小,妈妈一个人在家很辛苦。现在我从深圳回到产业集聚区上班,离家近了,每个周末都可以看望一下家人,感到很幸福!” 据悉,入驻集聚区的企业已吸纳附近30多个村庄的百姓就业,不但能为当地百姓创造就业岗位,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虽然兰考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说到底从根本上没有达到富裕的水平。”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说,“兰考的发展是干出来的,兰考百姓的致富更要靠干部引领。” 兰考县从上到下、从一般的工作人员到领导干部,都坚守在服务项目建设的第一线。目前干好8小时之内、谋划8小时之外,奉献星期六、干好星期天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的共识。 “民生改善既是我们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又是立足点。”王新军告诫全县各级干部,“我们要把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转变为全县干群创业奋斗的动力,转化为全县人民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走出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回首望去,阳光下的焦裕禄纪念铜像巍然耸立,回想一路走来了解到的关于这里的点点滴滴,不禁让人感叹:这里发展的每一步,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见证!传承的是那数十载不变的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而见证的是当地干群齐心,奋勇实干的艰辛历程! 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同步,富民与强县互动。可以预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的兰考必将沿着富民强县道路阔步前行,实现经济文化强县建设新跨越,谱写兰考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幸福兰考,花开中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