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12-07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网络反腐”倒逼干部清正 |
|
|
作者:黄冠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420 |
|
|
|
近来,“网络反腐”频频使官员落马,雷政富、孙德江等相继因网络曝光被立案调查或被免职。 以不同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网络使每一位网民都有了麦克风,但麦克风会不会被滥用?对此,公众曾充满疑虑,但近来的事实表明,网络自身正在自我“净化”,假的真不了,用虚假信息骗网民“围观”,只能得逞一时,只有传递真实、探寻真相,网络才会更有力量。 但“网络反腐”所提供的往往是“蛛丝马迹”,反腐败取得成效的关键,取决于权威部门的及时介入、调查处理。而且,网民所反映的腐败问题,往往发生在群众身边,容易引起“围观”,一旦有关部门回应不及时或采取“删帖”等不当方式处置,则会引起舆论不满。 “网络反腐”更需要制度化。网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健全反腐败法律体系,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才能促进“网络反腐”持续健康发展。 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网络反腐”方兴未艾,作为现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补充,值得期待。 (黄冠) |
|
|
|
|
|